工业产品设计中的视觉动力

作者:admin|浏览:2603|发布时间:2022-09-01 11:03

首先,很多人或别的专业的同学,一问你“你是什么专业?”,答:设计师。那么别人会认为你是做美工的。这貌似是外行人的共识,小编也经历过很多这样的尴尬~其实呢!也怪不得别人,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知识深度~嗯~不生气

 

确实,有很多这样的设计学生还没有真正去领悟到内涵。例如小编身边很多人重复做着这样的事情。在产品的形式与功能方面谁来占主导地位,这恐怕争论个三天三夜都无法得出结果。

 

大学里,学习最多地就是手绘、建模和渲染,寻求大量可表现地结果。但似乎缺了点什么,我们好像还没有学过,如何用眼睛去观察一个产品,去看懂一个产品地视觉学习方式。

 

假设,你有机会和你心中地男神或者女神共进晚餐,面对面地时候,可能被他们地外表迷住,以至于对方说什么,交谈下来,你可能一点也没听进去。你的潜意识不停的给你传达信号,“哇,太帅了,太美了,我想扑上去“(可能连以后的小孩名都想好了)。

 

相反的,如果你与颜值不高的人一起吃饭,即使对方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,你依然希望认真的听取意见和建议,但你的潜意识不断地给你传达信号,”哎呀,太不美了,快离开!快离开。

 

这就是千百万年进化过程留给我们这个物种的自带警报装置。如果你理解了颜值的重要性,那反观工业产品设计,产品外观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。在我们人身上,形态设计就好比整形手术了。为了提升脸型,对骨骼进行修改,必须手术,而不是化妆。工业设计师的角色不是化妆师,而是整形医生。

 

01什么是视觉动力

 

著名的比萨斜塔,之所以出名,是因为他看上去是倾斜的,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视觉对于重力、重心、倾倒等物体运动趋势的判断能力。

从视觉上我们看出了比萨斜塔发生倾斜,但事实上它始终保持静止没有发生倾倒,这与我们的物理常识不符,于是形成了一种反常和有趣的视觉感受。

 

分析一下,视觉是怎么判断他要怎样倾倒的。

视觉会把看到的物体轮廓和几何基线相对比,比如水平线、竖直线。对比之后,我们的视觉发现图片有一个偏离基准线的趋势,这种趋势,我们可以认为是视觉动力F,倾斜的线条会给大脑造成一个视觉上的推力F。单条线条可能力量还不够大,但是多条斜线的叠加就能产生比较强烈的效果,如下图的电动工具的外观设计。

再看上图,是一个足球进门后飞到了球网上,使球网产生了形变的静止瞬间。同样,我们的视觉把球网弯曲的轮廓与竖直的基准线相比较,感受到了曲线收到的力F。这种曲线的简单形变在设计中非常多见,而且曲线越扭曲,我们感受的视觉动力越大。

这辆概念车的侧面,有一条类似的轮廓。你可以发现,这不完全是我们举例中台风造成树木变形的样子。上图的曲线,没有发生形变的一段是倾斜向前的。没错,你很细心。它不但用了树木变形的视觉动力,还结合了倾斜曲线的视觉动力效果,两者组合使用,效果更加强烈.

 

02图形受力与形变

 

如果我拿着一款橡皮泥,捏住它的两端,然后慢慢拉扯它,他会被越拉越长,中间的部分就会越来越细,而我手捏住的地方则没有太大的变化。这是一般柔软材质受到的两个相反方向拉扯力后自然呈现出的样子。

如果我们将手中的橡皮泥抽象成一个平面图形,也可以拉扯出这样的拉扯结果。图形受到的两个方向相反的力,越拉越长,中间部分变细变窄。于是我们发现可以得到一个简洁的抽象过的图形受到左右拉扯力量。

这种在汽车前脸的设计中我们能发现不少运用,虽然乍看不同,但其实但是用一个形式的视觉动力表现变形而已。有的比较长,有的比较细。

 

你看,灯的轮廓就是一个被拉断的图示效果,如果你很细心就会发现,他下部的排气管的形态就是刚刚讲到的拉扯图示,并且没有拉断。

 

那么拉扯和拉断哪个视觉动力效果更强?答案是,没有拉断的时候更强,因为拉断的那个瞬间,拉力的反作用力就消失了。物体已经断裂,拉力也不需要了。

 

现在对油泥做另一种处理,把它压扁在桌面上,然后用一根手指在它的下半部分从左至右涂抹过去,使它的下半部分发生巨大的形变。

 

然后我们把这个样式进行图形抽象,可以得出一个局部受力发生剧烈形变的视觉动力。

 

上述就是工业产品设计中的视觉动力